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 文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国际气候观测站建成揭牌

【来源:大气科学学院 | 发布日期:2007-06-28 | 【选择字号:

2006年4月12日,作为国际二期CEOP项目(Coordinated Enhanced Observation Period)全球协同加强观测基准站之一的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正式建成。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名誉院长丑纪范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讲席教授、大气科学学院环境变化研究所所长符淙斌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兼职教授吕达仁研究员和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陈德文教授、校长李发伸教授为该站的成立进行了剪彩揭牌。出席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揭牌仪式的还有甘肃省科技厅赵旭东副厅长,甘肃省气象局乔小妹副局长,中科院寒旱所副所长吕世华研究员,以及兰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甘晖研究员,副校长郑晓静教授,校长助理李正元、徐生诚。

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揭牌仪式由大气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袁九毅教授主持,学院院长黄建平教授向所有嘉宾介绍了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的建设情况,并对利用该站进行的一系列科学研究与国际合作规划作了详细说明。

中科院院士丑纪范、符淙斌、吕达仁先生和兰州大学陈德文书记、李发伸校长对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的建成分别表示了祝贺,并对充分利用这一平台继续开展更多创新型的工作给予了厚望。符淙斌院士特别指出,伴随全球气候变暖,中国北方干旱化已成最为严重的生存环境问题之一,特别是中国西北地区环境生态条件脆弱,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多发,给当地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他认为,黄土高原作为典型的半干旱地区,是半湿润与干旱地区的气候变化敏感过渡带。在此建立多要素、多学科的长期定点观测站,对于研究海-气和陆-气相互作用对气候特别是半干旱地区的气候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自2005年开始筹建己被批准加入国际二期CEOP项目(Coordinated Enhanced Observation Period),是目前参加此计划的全球协同加强观测的基准站之一。除中日双方联合建立的长江流域和青藏高原观测站外,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是继中科院吉林通榆站之后,第二个由我国自主建设的长期观测站。

干旱半干旱地区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及人类活动影响的全球协同观测系统才刚刚起步,需要进一步完善。西北地区目前还没有这样一个观测站,而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建立的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则填补了这一空白。

建成的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位于兰州大学榆中校区萃英山山顶,占地面积约120亩左右,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塬面梁峁地面基本为原生植被,周围无其它干扰,具有代表性。观测站实验室的建筑面积为567 平方米,配有国际一流的太阳能供电系统。

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的观测资料可以用来验证和改进目前气候和天气预报模式中半干旱地区陆面过程、辐射过程的参数化方案。这对于研究区域能量和水分循环,预测我国西北干旱化等自然灾害有重要作用。同时该站可以研究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工业及城市污染对区域能量和水分循环的影响,为西北干旱化趋势进行预测,为评估和对策研究提供第一手的科学观测依据,同时也为有序人类活动的开展及生态效应评估提供实验平台。

国际气候观测站的建成将促进兰州大学产出一批具有创新意义和国际国内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并较快地形成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推动力。对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科研梯队,实现科技项目、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研究基地的一体化建设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跻身当前科学前沿和国家优先发展目标,提高争取和完成重大项目的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促进学术发展的能力。 该站为我国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急需解决的气候与环境问题搭建的研究平台和观测基地将促进多学科交叉与融合提供交流平台;同时将为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国际影响的科技队伍提供研究平台和观测基地,为我国科学家参与和主持大型国际研究计划提供观测基地。第一个由我国科学家符淙斌院士主持的国际半干旱研究计划中,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就是主要的观测基地之一。 

版权所有: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地址(Add):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观云楼1721

邮编(Postcode):730000

电话(Tel): +86-931-8914276,8914277,8914278

传真(Fax): +86-931-8914277

E-mail:dqy@lzu.edu.cn

Copyright ©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

管理员张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