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成立于2004年,始于1958年成立的气象学教研组。1971年兰州大学正式创办气象学专业,在此基础上1987年成立大气科学系。2004年,兰州大学根据国家气象事业发展人才培养的需要,成立我国高校第一个大气科学学院,掀开了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发展史上新的一页。2017年,大气科学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22年入选第二轮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院发展进入新时代。
学院具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下设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气候学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应用气象学、气候学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学院设5个系2个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2个省部级挂牌中心(基地);即气候学系、气象学系、大气物理系、大气环境系、大气探测与遥感系、大气科学教学实验中心、兰州大学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中心;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合作)、甘肃省气候资源开发及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大气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学院目前的主要科学研究方向有:气候动力学和气候预测、半干旱气候变化、大气动力学模拟、大气遥感与资料同化、干旱气候和灾害气象、环境评价与污染防治、大气扩散、大气气溶胶与气候、环境气象预报、全球变化与陆面过程、医疗气象学等。2018年黄建平教授领衔成立“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心紧扣国家建设“美丽中国”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多圈层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气候效应”、“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及生态系统的影响”等协同创新研究。
学院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产出了一批影响力较强的原创性成果,社会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逐年增长。建立了我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并深入沙尘源区,开展了多次大型野外综合观测实验;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有力推动了我国气候观测研究的发展。瞄准学科发展前沿与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的同时,努力做好与地方经济建设、防灾减灾、环境保护相关的应用性科研工作,针对环境影响评价及规划、灾后重建等积极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面向世界,着眼未来,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将始终坚持“学笃、时宜、风正、人和”的院训和“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持续推动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积极推动顶尖的教学与科研平台建设,建设成国内外顶尖的大气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