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平:百年奋进党领航 科教兴国在我辈
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这一百年,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100年,是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实现伟大飞跃的100年,也是科学技术发展进入崭新历史阶段的100年。
1956年,党和国家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这是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年制定出第一个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首次提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也真正迎来了科学的春天。1985年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进入到有领导有组织的全面实施阶段。1988年,先后制定了“863计划”、“攀登计划”、重大项目攻关计划等一系列重要计划,并建立了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制,形成了科技工作的大格局。邓小平在当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1995年,我国正式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施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技支撑。
今年5月28日,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始终重视科技事业的战略地位,要加强原创性、要突破核心技术壁垒;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要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要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正是这些高屋建瓴的政策和支持,激励着一代代科研人员踌躇满志,为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不懈奋斗,促使我国自主科研力量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回首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我们幸运的成长在祖国不懈奋斗、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事业顺应祖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这对我和同龄人来说是难得的机遇。我是1978年参加高考考入南京气象学院的。面对来之不易的机会,我在大学里如饥似渴的学习,取得了大气探测专业和天气动力专业两个学士学位。毕业后我被分配到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端起了铁饭碗,但是在这样百业待兴、人人都在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环境中,我在工作两年后又考入中科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之后很幸运地遇到恩师丑纪范先生,成为了他的第一个博士。1992年,在北大做了两年的副教授后,为了开拓自己的国际视野和思维,拓展新的研究领域,我选择了出国。和国内相比,国外的生活和科研条件好的太多。在国外生活工作的11年,我很早就取得了绿卡,生活悠闲,工作稳定,但总感觉成为了别人的附属品,缺少了自主意识,做再多的工作、有再多的成就也找不到在国内时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2003年在导师丑纪范院士“以国家需求为己任”的号召下,我回国工作,随后于2004年出任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首任院长。2004年以前,兰州大学大气学科还只是资环院的一个系,虽有深厚的学术积累,但师资力量薄弱、科研基础弱、科研经费严重短缺,甚至面临着一级学科博士点被“摘帽”的挑战。为了改善科研条件、发展壮大学科,我们从建设观测站的基础工作入手,选择了最艰难也是最坚实的一条路。历经十余年,我们建立了我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观测站筹建之初,条件异常艰苦,新购置的观测仪器都是同学们用人力车沿小路一步步拖拽上去的。正是在这样不懈的努力下,按照国际标准建设的“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终于在200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同年被批准加入国际CEOP项目,并作为参加该计划的全球协同加强观测站之一,作为我国自主建立的第二个CEOP站,这也是全国在高校建设的第一个国际气候观测站。
2010年历时两个月,我们在我国北方6省区46个观测点开展了黑碳气溶胶观测实验,这填补了我国积雪中黑碳气溶胶观测研究的空白,为我国气候谈判争夺了话语权。利用观测资料,我们发现了全球半干旱气候变化的新机理和加速扩张现象。为了便于在西北艰苦环境条件下进行野外移动观测,团队还研制出适用于野外恶劣条件的移动观测系统。
观测站的建成填补了我国西北地区气溶胶、云、降水、陆—气相互作用等长期连续综合集成观测的空白,也为人才培养和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科技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借助国家联合培养博士生的计划,我们每年将学院最优秀的学生推荐到世界各国最顶尖的团队中去学习。他们留学于不同的国家,在大气科学的每一个领域、小的分支专业进行学习。至今,已有30多人学成回国并留校,涌现出1名杰青、4名优青、2名青年长江学者等一批国家级杰出青年人才,均已成为大气学院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的主力。在国家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中,兰州大学大气学科被教育部列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占据全国三个大气学科的一席之地。
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从自己的专业出发,开始尝试带领学生下载有关的环境数据,讨论是否可以从环境的角度分析新冠的环境效应,进一步找到可以帮助战胜疫情的突破口。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最新疫情信息、查找全球各地气候及交通数据、反演流行病模式参数等日复一日的工作,我们创新性地将统计-动力气候预测的技术与流行病模型相结合,创建了兰州大学100%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冠疫情预测系统,这也是世界上首个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预测系统,为全球有疫情的190多个国家提供逐日、逐月和季节性的新冠疫情预测。同时,系统可以科学准确地预判国内突发新冠疫情态势和国外重点国家疫情趋势,预测结果先后两次得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先生的点赞认可。时至今日,疫情暴发一年多以来,系统在不断升级更新的同时,取得了有关疫情监测和预测方法的多项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为全球疫情发展及时提供科学预测预警,为医疗资源分配、交通出行和社会经济活动等提供重要参考和科学依据。
这些年来,党和国家给了我和团队很多荣誉,我们先后荣获“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荣誉。我们只是兰州大学很多在西北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不懈奋斗的其中一支队伍,荣誉的背后是践行兰州大学“自强不息 独树一帜”“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承诺,是多年科学研究和严谨治学的积累和历练,更是党和国家重视科技事业、大力发展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现。我们成长在这样好的时代中,我能够从事自己喜爱的大气科学的研究工作,我愿意以国为家、心怀天下,用实际行动以身作则,以一位科学家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言传身教,对学生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帮助他们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我多年在科研道路上积累的经验引领团队和学生们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一路奋进。过去的18年,我们在西北欠发达地区创建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取得一流成果,为全球抗疫贡献一己之力;未来的新征程上,我们将更加自觉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勇气和力量,弘扬担当精神,始终保持着一颗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诚之心,继续扎根祖国西北大地书写科教报国的忠诚担当。
作者简介:黄建平,无党派人士,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半干旱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主任,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甘肃省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甘肃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甘肃省第一层次领军人才。
编辑:侯牧晨
责任编辑:许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