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学院“观云讲坛”本科生学术科研系列论坛第22期——何茂盛 研究员、朱亚军 研究员
应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中心何茂盛研究员、朱亚军研究员来我校访问并作学术报告。
报告人:何茂盛 研究员
报告一:《波-波相互作用:从电子跃迁到中高层大气中的能量跨尺度耗散》
时 间:2024年6月6日(星期四)下午15:00
地 点:榆中校区天山堂B407
到梦空间ID:10701010 (全程参与活动可获得1个创新创业类积分)
报告人:朱亚军 研究员
报告二:中高层大气探测与研究
时 间:2024年6月6日(星期四)下午15:00
地 点:榆中校区天山堂B407
到梦空间ID:10701010 (全程参与活动可获得1个创新创业类积分)
何茂盛,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200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理学基地,2011年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空间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11年至2023年期间,先后在德国不来梅雅各布大学和莱布尼兹大气物理研究所担任博士后研究员、项目研究员和固定研究员(Postdoctoral, project, and tenured researcher)。2023年5月加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当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中层大气动力学、电离层的垂直耦合过程以及类地行星空间电流系统。曾主持德国研究基金(DFG)项目。已发表一作SCI论文20余篇,半数以上发表于《自然-通讯》、《地球物理研究快报》等自然指数期刊。
电子邮箱:hemaosheng@nssc.ac.cn
报告摘要:中高层大气是地球中性大气向等离子体空间过渡的关键区域。这个区域不仅受到上层太阳风驱动的扰动影响,还受到下层大气向上传播的多种扰动。这些扰动包括在对流层和平流层中生成的行星尺度波动,例如潮汐波和罗斯比波。这些波动在向上传播过程中幅度不断增大,并在低热层达到最大,使得这一区域成为研究中性大气动力过程的天然实验室。大幅度的波动导致不同波模间产生丰富的波-波非线性相互作用。这类波动的原型行为广泛存在于各种波动中,并被应用于非线性光学等各类技术,是能量在跨时空尺度上耗散的基本形式。低热层丰富的波-波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新型波动,进一步作用于电离层的喷泉效应,使其能够影响跨越几个地球半径的等离子体空间,并对无线通信、导航系统等无线电技术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报告将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最新进展。
朱亚军,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离层与中高层大气研究室主任、海南空间天气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科研站长、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博士毕业于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于利希研究中心/伍珀塔尔大学物理系,主要从事中高层大气动力学、光化学以及辐射等物理过程的研究、中高层大气地基和卫星探测数据的分析和反演算法的研究,以及被动光学遥感探测仪器的研制等工作。在多个地球物理学和光学领域的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作为PI主持了基于非对称空间外差光谱干涉技术的地基被动光学测风干涉仪AtmoWinds的研制任务,作为骨干参与了中德小卫星载荷AtmoSHINE的研制与观测任务。目前主要负责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被动光学探测网的建设工作。同时,作为负责人先后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金委面上和中科院的若干项目。
电子邮箱:y.zhu@swl.ac.cn
报告摘要:中高层大气中持续进行着复杂的动力学和光化学过程。由于该区域高度的特殊性,相关探测主要依赖于遥感手段。为了更好的研究中高层大气,我研究室研发和运行着众多的遥感探测设备,主要为地基无线电雷达和光学遥感设备两大类,包括电离层测高仪、流星雷达、GNSS接收机、激光雷达和各类被动光学设备。这些设备均在兰州大学榆中站架设和运行。本报告将简要介绍这些设备,并重点介绍依赖气辉的被动监测设备。作为重要的示踪物,气辉在中高层大气动力学和光化学过程的研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的支持下,我们研究室研制了多种被动光学遥感探测设备,并在包括榆中站在内的11个重要站点成功建设了全天空气辉成像仪和光学干涉仪,用于探测大气重力波和风场等大气现象和参数,从而深入研究中高层大气的动力学和光化学现象。
欢迎广大师生前来参加!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2024年6月4日
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2024年6月4日